末端智慧用电安全监控解决方案
市场痛点:末端用电监控存在多重短板,安全防护能力不足
当前末端用电领域,尚未形成完善的监控与防护体系,主要存在以下四大痛点:
末端回路智能化水平低
多数末端回路仅依赖断路器进行基础保护,无法实时监测电流、电压、温度、功率因数等关键用电参数,难以第一时间发现过流、过压、温升异常等潜在安全隐患。
末端配电回路管理难度大
末端配电回路数量多,且接入的电器类别复杂,不同电器用电特性差异大,人工排查时难以快速定位问题回路与故障源头。
保护功能有限
现有断路器仅能实现过载(1.15倍额定电流)和短路(5-10倍额定电流)保护,对于电压异常、线路超温、接触不良、线缆与断路器不匹配导致的过载等风险,无法实现有效监测与防护。
适配监测设备稀缺
末端用电场景往往空间有限,市面上能适配小空间安装需求的专业监测设备较少,导致部分区域无法部署监控装置,形成安全监管盲区。
3
解决方案:构建 “终端 + 网关 + 平台” 体系,全链条守护末端用电安全
本方案通过在未端回路出线加装用电安全探测终端,经 lora 无线或RS485 总线与 GD10 智能网关连接,通过以太网或4G方式,接入电易云,构建未端用电安全监控,实现对未端用电线路的状态监测、恶性负载识别、用电行为异常判断功能,提供全天候的安全监控报警,切实防患于未“燃”!并在进线或插座回路更换智能微断,在面临超负荷用电、电压超标,温度过高、线路打火等用电隐患时,能够及时报警,并且可以更精准,更快速地切断电路,杜绝用电事故发生,提升电气火灾预警和防控水平。

4
核心功能:多维度保障末端用电安全,实现智能化管理

实时监测及报警
系统实时采集用电功率、电流、电压、功率因数等参数,通过平台数据分析,自动判断用电状态是否正常。一旦发现过载、短路、超温、电压异常等情况,立即触发报警信号,通过平台、Web 端、APP 端同步推送,确保相关人员及时知晓。

恶性负载识别
借助精准的参数监测与智能算法分析,系统可准确识别小太阳、电磁炉、电暖器等违禁大功率电器接入,同时能监测到电动车违规入户充电行为。发现此类情况后,系统会第一时间报警,并自动切断对应回路电源,杜绝违规用电风险。

远程控制与定时管理
管理人员可通过 “电易云” 平台、Web 端或 APP 端,远程对末端回路进行通电、断电操作,无需现场值守;同时可根据实际需求,设置分时段用电控制策略,例如宿舍区非休息时段供电、商铺闭店后断电等,实现灵活高效的用电管理。

数据可视化与精细化管理
平台支持用电数据可视化展示,包括实时功率曲线、用电量统计、设备状态分布等,方便管理人员直观掌握末端用电情况;同时提供设备管理、报警记录查询、报表生成等功能,助力用户实现用电精细化管理,降低能耗与运维成本。
5
客户案例:方案落地成效显著,多场景验证可行性
河南商丘
某鞋城宿舍项目
针对该鞋城 800个宿舍房间的末端用电安全需求,部署本监控系统后,实现了对所有宿舍房间电流、电压、温度的实时监测,成功识别并阻断多起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的行为,项目运行以来未发生一起电气安全事故,保障了住宿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。

安装示例图
湖北恩施
某批发市场项目
为该批发市场 646 个店铺安装末端用电安全监控设备,通过系统实时监测店铺用电状态,及时预警线路超温、过载等隐患,累计避免12起潜在电气故障。同时,借助定时控制功能,帮助市场实现非营业时段精准断电,每月节约用电成本约 8%,兼顾安全与节能。

安装示例图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35千伏以下配电室动环辅控系统解决方案